案由:去年12月下旬,國務院正式批準《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2021-2025年)》。在規劃布局中,鹽城被定位為河海聯動區,是江蘇面向淮河中上游地區的河海聯動大通道,是沿海聯動沿淮高質量發展的主陣地。在當前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搶抓新一輪江蘇沿海發展戰略機遇,推動鹽城更高水平開放合作,是深入實施國家重大戰略,統籌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選擇,對于推動城市發展要素加速集聚,提升鹽城區域中心城市輻射功能以及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勇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案據:自2009年江蘇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鹽城堅持在更高起點、更大空間、更寬領域謀劃推進沿海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對照周邊沿海城市,鹽城沿海發展仍不夠充分,還存在著支柱產業不強、海洋經濟整體競爭力偏弱,交通網絡供給能力不足、高效集疏運體系尚未形成,外貿依存度較低、對外開放水平不高等問題和短板。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期間,省委吳政隆書記在參加鹽城代表團審議時,充分肯定了近年來鹽城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并賦予了鹽城“勇當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新的歷史使命。同時,隨著鹽通高鐵的建成通車,由高鐵貫穿的沿黃海生態經濟走廊,貫通連接了長三角、京津冀和淮河生態經濟帶,鹽城南向融入長三角,北向連通環渤海,西向聯動中西部,東向對接東北亞的開放格局基本形成。立足獨特的區位條件和資源稟賦,加快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江蘇沿海地區發展和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推動更高水平開放合作,將成為鹽城高質量發展的必由選擇。
方案:作為江蘇沿海中心城市,鹽城是江蘇沿海發展的主戰場,理應在全省沿海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為抓牢用好新一輪江蘇沿海發展戰略機遇,推動更高水平開放合作,努力在中國東部沿海城市中比拼趕超、爭當先進。我們建議:
一是要抓牢發展機遇。要深刻領會新發展階段下推進沿海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意義,牢牢把握新發展理念,堅守安全生產、生態環保的底線,加快提升沿海中心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全力打造東部沿海發展質量高、活力強的藍色增長極。建議對《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2021-2025年)》在第一時間組織學習和解讀,分層分級進行培訓,進一步加深對江蘇沿海地區再次納入國家發展戰略重大意義的認識,真正把思想認識統一到國家和省、市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在解放思想中真抓實干,在更新思路中推進發展,在轉變觀念中破解難題。要加大規劃宣傳力度,強化我市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的包裝、策劃和宣傳,營造濃厚的氛圍,推動全社會力量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合作,吸引各類市場主體積極參與規劃實施,共同推進我市沿海地區開放開發。
二是要抓緊落地落實?!督K沿海地區發展規劃(2021-2025年)》是江蘇沿海地區今后一段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和編制相關規劃的重要依據。建議認真研究、系統把握規劃內容,找準發展定位,深入細致做好我市相關規劃的銜接、完善、提升工作。對規劃中涉及的重大項目、重點任務,層層分解,逐項細化,確保規劃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充分發揮好規劃的戰略引領和剛性約束作用,在國家規劃框架下,結合我市實際,加快構建和完善沿海發展規劃實施體系,科學編制各類專項規劃、實施方案和行動計劃,引領各地以系統觀念科學布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和風光帶、城鎮帶、經濟帶,形成既協同聯動又彰顯特色的良好發展局面,不斷提升全市沿海發展整體功能和產出效益。
三是要突出重點突破。省里正在依據國家規劃要求,制定新一輪支持江蘇沿海地區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編制有關重點領域的專項規劃。建議加大向上對接爭取力度,明確對接爭取的目標任務、時間節點,逐項落實到相關縣(市、區)和市有關部門,全力爭取更多項目進入省規劃總盤子,爭取讓更多政策向鹽城傾斜,爭取更多省生產力重大項目向鹽城布局。同時,要對照規劃對鹽城的定位,抓緊謀劃推進事關我市沿海高質量發展長遠和全局的重大事項,并積極爭取國家和省支持。圍繞打造國家級綜合能源保障基地,聚焦清潔煤電、風電、光伏、LNG及冷能利用等產業,加快推進2×100萬千瓦燃煤高效發電、5000萬噸儲配煤等戰略資源儲備基地、2000萬噸LNG基地等重點工程,打造長三角地區規模最大的綜合能源基地,為全省能源供應保障作出鹽城貢獻。圍繞打造東部沿海大工業基地,聚焦海洋經濟、臨港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序承接長三角地區和沿江產業梯度轉移,加快建設沿海綠色精品鋼產業基地,推進汽車產業轉型發展,打造我省乃至長三角產業優化升級戰略空間。圍繞打造淮河生態經濟帶出海門戶,統籌推進碼頭、航道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臨港物流產業,加強沿淮內河港口、公鐵海港聯動,暢通與淮河中上游地區聯動通道,構建江蘇輻射帶動中西部的經濟走廊。圍繞打造國際生態合作平臺,充分發揮世遺品牌優勢,以全球濱海論壇為平臺,從濱海候鳥棲息地保護議題入手,利用環黃海生態保護概念推動區域經貿合作,加快構建環黃海生態經濟圈,成為激活中日韓經濟“小循環”、構建國際國內“大循環”的生動實踐。
四是要強化組織領導。沿海發展是全局性工作,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和政策支持。進一步健全新一輪沿海高質量發展工作推進機構,市沿海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各縣(市、區)和市相關部門成立相應機構,上下協調聯動,全力推動沿海高質量發展。建議從市內外選聘海洋、規劃、港口、投資、工程、物流等方面的專門人才,深入研究沿海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統籌推進沿海規劃實施、項目布點、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提高我市沿海發展的效率和水平。要形成統一思想,沿海發展不單單是沿海六個縣(市、區)的事情,也不單單是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局等幾個部門的事情,而是全市所有板塊、所有部門和單位的頭等大事,要按照“全市都是沿海、沿海更要向?!币?,站在全域一體化的高度,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推進沿海向縱深發展,形成沿海板塊和內陸板塊互動、互補、互促的發展格局。